近日,2023年研究生科研实践(社会调研)进行结项答辩。答辩现场,各团队代表总结交流了科研实践与社会调研的成果,各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思考研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形成了较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山大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研究生院、研工部,校团委,部分培养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答辩评审。
此次科研实践(社会调研)在总体框架安排上采用专题和非专题相结合的方式。专题一为山东大学第二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提升计划——调研实践专项,服务于学校研究生“党建双创”培育工作;专题二为黄河生态保护与黄河文化传承专项,发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作用;在非专题立项中,各队伍可在导师的现有课题指导下,自拟调研题目,为导师及所在课题组的科研项目提供调研数据支撑,或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拟定与本专业相关的、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题目。调研共有17支队伍立项成功,16支队伍参与答辩。各队共形成调研报告21篇,累计超过49万字,创作视频23个,在“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山大日记”“山大研究生院官网”等媒体平台共计发表新闻报道141篇。经答辩,评选出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宣传团队、优秀调研成果、优秀指导导师、优秀带队教师、优秀实践队员等奖项。
“样板党支部”专题 |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
公共卫生学院厚德三党支部“构筑健康屏障,引领主动健康”团队将专业领域与时代背景充分结合,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保障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学院“经济政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党员科研实践队由经济学院2021级博士生党支部党员组成,聚焦山东省乡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突出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山东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黄河生态保护与黄河文化传承专项 | 黄河乐章正铿锵
齐鲁交通学院“跨黄隧道立初心,黄河安澜促发展”科研实践队前往东营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广利河湿地公园,通过制作钢纤维混凝土梁测试其抗弯性能,判断钢纤维这种新型材料是否能够对生态保护起到效果。
历史文化学院“数游黄河史话”科研实践队紧扣国家政策,将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中,通过数字手段记录、保护和展示黄河历史文化资源。
非专题类 | 科研报国 矢志初心
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9名队员跨越9935公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投身乡村振兴,用齐鲁力量助力健康中国。
研究生团工委、骨干临时党支部社会实践调研团以山东省各地市高新区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党建”品牌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互联网+党建”耦合的模式、特征和路径,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党建项目的时代化创新化品牌化经验,为新时代党建驱动数字创新、数字赋能党建创新、数字党建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当先”实践队深入分析了影响革命老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若干“力”,即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群众感召力、发展动员力、基层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初步构建起基层党建引领发展的聚力模型。
科研报国青春志,共赴时代新征程。在2023年研究生科研实践与社会调研当中,既有第二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入围党支部”以此次调查研究科学实践为契机,以“党建+导学思政”为框架开展多样化党建活动,将研究生党员的专业领域与时代背景充分结合起来,以理论问题链接现实问题,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让研究生党员在专业领域中砥砺科研报国之志。又有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黄河文化传承、共同保护母亲河建言献策,提升研究生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还有一批研究生实践队伍通过调研获取一线资料,通过实践锻炼专业技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民生需求,向社会展现了山大研究生群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良成果,积极践行落实了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研究生社会实践在研究生院研工部的指导下开展十余年,经过数次创新探索,已形成红色研学、“导学思政”科研实践、专题社会调研、“千名硕博进高新”等多个具有研究生群体特色和专业特色的版块,将党建思政、科研创新等融入研究生实践项目中,提升了劳动育人的品牌显现度和牵引力。下一步,学校将在科研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科研实践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相结合及调研成果的论文发表、项目转化方面继续进行提升,助力研究生在实践育人平台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