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主题论坛部分,个人以为四川大学的周光伟、山西大学的李颖和中国矿业大学的王磊斌的报告最好。四川大学的报告(“创新融合 联动发展——全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媒体发展探索)中提到其下属的网站“凤华网”及工作论坛,网站设计美观实用、信息更新即时;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可能性部分,川大同仁从媒体主体的主导型、媒体特点互补性、信息的同质化与受众的一致性论证了应有全媒体平台全局观念,融合媒体平台联动发展;具体操作上,在“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的发展理念下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并根据媒体实际进行区别化发展。这与武汉理工大学报告中所阐述的“四维一体”传播体系在思路上是一致的。
山西大学的报告(“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校园媒体运营的SWOT分析——以《山西大学研究生》杂志为例”)中最大的启发在于,将管理学的理论引入到媒体运营实践中来。一个值得留意的细节是,其研究生微信号开通了评论功能,促进双向互动。
中国矿业大学的报告(“研究生自制纸媒中插画配图的反思与建议”)从配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其建议包括:经典艺术作品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简洁淡雅的画风提倡、情感性插画配图的运用等。延续这个思路进行引申的话,在这个视觉时代无论是纸媒还是电子媒介,对于图片的合理运用确实值得多加重视,尤其是文案整体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如微信公众号排版中,大量模板和图片的套用并不会提高视觉审美,过犹不及,而简洁雅致的设计风格则更吸引读者。
在下午的分论坛讨论中,我所在的小组为新媒体组。对于小组讨论本身而言,我认为并没有多少触及核心的东西。几乎所有与会成员都在说微信平台运营中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非常同质化,又由于时间安排太短没有讨论出应对方式,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所有人都被困在了讨论的格局太小之中,无法跳出自身(本校研究生微信平台)去思考问题。
我尝试以大一点的格局来审视这个问题。以我浅见,“新媒体”(New Media)本身是个伪概念。“新媒体”不是一个新名字,远在10多年前门户网站肇兴,就有许多人称互联网为新媒体。但以Web 1.0为基础的门户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在门户的运营者、采编者手里,尽管如此许多幸运、优秀的个人运营者依然凭借个人网站或论坛挤入Web 1.0新媒体。不过由于论坛和个人站的边界明显,不具备典型的媒体属性,这些个人运营者大多也没有获得与其努力和才华相匹配的声望、利益。随着博客的兴起,大量草根转战全民博客时代。博客相对于论坛具备较强的媒体属性和较弱的社交属性,相对于个人网站则内容形式单一。因此其对内容的质量要求很高,导致博客圈迅速陷入了一个写得多、看得少的颓态。博客无法形成有效商业模式,在国内外都是昙花一现。草根化的个体运营户们陷入彷徨无计,直到Web 2.0的“新媒体”出现。
Web 2.0“新媒体”在国内以微博为代表,具有极强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如同以前的论坛,Web 2.0“新媒体”的内容质量和社交广度展现出较强的互补性和共振性:内容弱可以靠社交强来补,社交弱则可以靠内容强来补。而不同于论坛的是,Web 2.0“新媒体”的容量几乎无限,它聚集了普罗大众、明星大腕,不再是几千人、几万人的小圈子。如此高的覆盖率使得几乎所有人第一次有机会掌握强大的媒体话语权,而其成本似乎并不昂贵。然而随着微博大V们的野蛮生长逐渐到达极限。伴随着新浪官方政策的调整,这些草根大号纷纷逃离,奔向另外一块“流奶与蜜之地”:微信。也正是由于微信“新媒体”的出现,一些人打出了“自媒体”的旗号。无论是从数据与亲身体会来看,微博的黄金期已经过去,而一度井喷的微信公众号也逐渐处触碰到了其发展的瓶颈,未来的方向尚不明朗。在竞争的加剧与千禧一代的崛起、保持用户粘性的难度相对较大的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自媒体运营者都不得不开始沉淀下来认真思考微信的新玩法。微信具有传统媒体的优点(可广播),避开了传统媒体的缺点(不能互动);具有微博的某些优点(大用户量),避开了微博的某些缺点(关系强于内容)。这种平衡天然适合打造基于精品内容的紧密社交网络,也就是说适宜于打造品牌。而品牌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意味着自媒体运营者有可能不必开展下作的病毒营销而达到自己的扩散目的。无论外在形式怎么演变,其本质都脱不开媒体的范畴。设定了目标用户范围的媒体无非就是三个事情:内容、注意力和渠道。渠道问题根植于媒体形式,内容的核心在于适合于目标受众的主观高质量。而剩下的,则是媒体生存的核心:注意力。无论什么时代,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媒体竞争的本质就是对长期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是话语权的争夺。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目前看好者不少,看衰者也大有人在。只是它的核心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无论怎么评价,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至于最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微信媒体运营者自身的努力,取决于平台运作模式的探索,也取决于社会环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信自身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腾讯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
打开谷歌,如果搜索“New Media”确实会找到一部分 Facebook、Twitter、Tumblr、Reddit 的讲解分析,但占比最大的却是一堆新锐多媒体艺术装置设计。“新媒体”从严谨地学术角度考量,是艺术设计范畴的一个概念。大众俗称的“新媒体“准确说应当被称之为“社会化媒体”,英文为“Social Media”,由此产生的互联网营销概念为“社会化营销(Social Marketing)”。“新媒体”这个错误的概念用法也差不多是一回事,首先名称不专业,其次分类不明确。也是正所谓“每个人都知道它,但没几个人真的清楚怎么实践它;每个人都以为别人玩得很溜,于是声称自己也很擅长。”
如果我们把视角集中在高校的话可以看到,官方背景的微信平台往往承载着相当大的从PC网站迁移过来的新闻发放功能,而部分意识较早的高校已于微信平台开发了充值系统、选课查询等功能,尝试将服务功能集成在微信平台下优化学生日常使用体验。一些高校的社团组织运作下的微信平台实现了相当良性的运转,促进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活动。此外,一些学生自主运作的微信自媒体平台活跃度、关注量和粉丝满意度呈现出良好的运转态势,部分平台尝试进一步走向线上与线下活动的交互以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官方平台与自媒体平台相互作为补充已然成为高校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年轻一代高校学生的进入与QQ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体平台的崛起,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和发展境况自然还会面临进一步调整与演化。
基于上述的脉络分析,在分组讨论中绝大多数人的视野都局限在了本校研究生微信平台,而事实上,如果稍稍把目光转向高校内的媒体平台(包括学生自媒体)而不仅仅是研究生组织平台,就可以收获很多的思路,更何况还有商业视角下的媒体平台的多种运用都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于,缺乏理念导引,没有听到有与会人员试图阐述自己做一个东西(产品)的理念究竟是什么。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阐明“媒介是人的延伸”。如果我们总是被技术围困,不断被媒体形式追着跑得喘不过气,那么我们可能真的忘记了媒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这方面,我认为Monocle可以提供很好的媒体参考视角。作为全球流行的生活杂志,Monocle 从创刊起一直在做杂志以外的事情:跨平台拍视频、创设 Monocle 24 电台、开 Monocle Cafe、在 Monocle Shop 卖时尚单品。甚至主编 Tyler Brule 自己还一直经营着一家名为 Winkreative 的创意工作室。“那些看似与杂志无关的事情,对于 Monocle 来说,恰恰都是最重要的”。挪用一下就是:“那些看似与新媒体无关的事情,恰恰都是重要的”。姑且不再赘述。
从理念落实到操作,对于“山大研究生”微信号的改进意见如下:
(1)不可忽视传统媒介形式,尤其是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者模式与网站数据库紧密关联,好的网站架构可以让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事半功倍。
(2)内容维护上,对推送内容进行常规栏目化设置,做减法,做有价值的内容,综合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的驾驭。
(3)增加学术相关的内容:在受众分析上,既要考虑研究生群体也要考虑准研究生群体,而且对于研究生与准研究生而言,学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新鲜的学术资讯或许是一个切入点。
(4)多维立体发展,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纸媒、qq群以及线下活动融合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拓展。
(5)引入服务理念。在菜单按钮的设置中进行简化,建议最后一格为服务类链接。
(6)强化交互功能:开通评论功能,以及建议菜单按钮中设置意见反馈/问答栏目,功能与旧有研究生之家网站疑难解答栏目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