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雨军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动力学,光子计数统计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魏兹曼科学研究院、加州大学欧文和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和访问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教授。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和山东大学优秀学位论文等。在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科技部973项目等资助下,在Phys. Rev. Lett.,Nat. Commun., Phys. Rev. A,App. Phys. Lett.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部。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郑雨军,男,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2000年4月,在以色列希伯莱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分子动力学中心访问,从事分子结构及分子动力学的代数理论和动力学对称性的研究。2000年4月—2001年7月,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ISRAEL)做访问学者,从事(新)过度态理论及其量子蒙特卡洛计算研究。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Santa Barbara)做博士后、访问研究员,从事单分子动力学理论和光子计数统计理论方面的研究。2012年—201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教授。2005年8月受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郑雨军教授从教以来,他高标准,严要求,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他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以身作则。能够和学生敞开心扉,真诚交流。为人正直热情,待人诚恳,与同事关系融洽。维护集体利益,顾全大局,做事认真细致,从不马虎。上课从不迟到,言而守信,实事求是,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等。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他专业知识实过硬,知识面广泛,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学教育质量、勇于创新,在教学改革探索和教书育人方面具有突出成绩。先后承担研究生《分子李代数理论》、《含时量子力学》、《分子光谱理论》等必修/选修课程教学。先后承担学校“双一流”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得了山东大学的教学成果二等奖。为适应当前国际化教学,邀请外籍教师A. M. Brink博士加盟我校物理学院教学,提升了我校教学国际化水准。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他从严把关,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团结,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多名同学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有2名同学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和项目研究开发综合素质,鼓励支持研究生进行国际交流,其课题组研究生先后访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以色列巴以兰大学等,并与上述世界著名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种奖学金,山东省/山东大学优秀学位论文、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以及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资助等。
在他指导的我校本科生中,有一批同学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攻读博士学位,提高了山东大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为我校泰山学堂的同学教学中,他教学效果好,受到同学们的赞扬,欢迎,是同学最喜爱的教师之一。同时他注重研究方法论,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师表,深的学生爱戴。他推进并成功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签署协议,实现我校物理取向学生前往以色列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获泰山学堂“最喜爱的老师”、“最受触动的一堂课、一次实验、一次导师见面”等荣誉。
郑雨军教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建立了单分子体系荧光谱的生成函数方法(被世界同行称为Zheng-Brown方法);发展了量子相空间分子纠缠轨线力学的单轨线熵方法;发展推广了分子动力学代数的相关理论方法。其有关理论预言,如分子体系量子散射的分支比,分子振动的泛频能级等先后得到美国和欧洲等相关实验组的验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973项目等资助下,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A, App. Phys. Lett. , Nature Commun.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合作编写英语学术著作4部,独立撰写中文专著1部。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首位)、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