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盛夏,七月流火,碧空如洗,阳光洒满大地。我作为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的一员,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的调研之旅。此行,我与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们共同探讨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愁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课题,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以学术服务社会,以实践促进学术。
初到大理,天高云淡,古城的风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清新。在前期的理论集中研讨和团队破冰活动中,我们明确了调研的方向和目标,实践团成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们深入大理州的四个县(市),围绕乡村移风易俗、乡愁传承保护、民族融合发展、基层摘牌减负、城乡基层党建、城市社区养老等小切口治理问题,展开了为期七天的深入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校、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因此,我积极主动地与其他高校同学互学互鉴,合干实事,针对调研问题形成了学术共同体。通过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共同进行调研与交流,我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更加坚定了我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信念。
在大理的乡间小道上,我们与当地工作人员、居民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在古城的巷弄里,我们探讨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护和传承乡愁文化。在民族村寨,我们观察民族融合发展的现状,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和谐共处。在基层社区,我们关注基层治理的难点与痛点,探讨如何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治理效能。
调研之余,我们也不忘体验大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在洱海边,我们感受着湖光山色的宁静与美好;在苍山脚下,我们领略着自然的壮丽与神奇。这些体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调研生活,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大理的山川湖海见证了我们的足迹,也见证了我们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愁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七天的调研,如同一场精神的洗礼。我们“自找苦吃”,深入基层治理一线,锻炼了意志,也坚定了信念。我们以青春的名义,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次调研的收获,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望这段旅程,我深感不虚此行。在大理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收获与成长。我将这些珍贵的记忆和经验,化作前行的动力,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