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持续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力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实品格、担当精神和创新素养,彰显山大特色的研究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引领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研究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广大研究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2.坚持遵循规律,提升育人实效
遵循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注重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优化内容供给,着力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精准服务研究生全面发展。
3.坚持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加强试点探索与示范引领,推动全员育人职责到岗、全过程育人工作到家、全方位育人协同到位,构建德智体美劳一体化育人体系。
4.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创新协同融合育人模式,统筹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优化教育内容,深化工作机制,同频共振为国育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督导考核,推进党委统一领导,校区一体发展,部门院系联动,全员协同参与。
三、主要举措
5.深化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
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时效性。着力推进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打造研究生思政课“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实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研讨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分组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推动解决研究生思政课重点难点问题,编辑出版研究生思政课重点难点问题解析辅导用书,真正打造“山大特色、中国一流”的研究生思政金课。(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6.切实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
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促进各类研究生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新途径,挖掘和充实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实效纳入教学督导内容和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夯实专业课教师“盐溶于水”意识,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教师育人主体作用。高质量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专项计划立项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拟培育选树100门示范课程,评选表彰20名优秀教师(团队),持续推进“研•课程思政”系列报道,营造良好课程思政氛围,加快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局面。(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各培养单位)
7.进一步发挥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研究生导师要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坚持正确思想引领,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身作则教育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沟通交流,关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深入了解研究生成长环境和过程,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各培养单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加强本单位导学思政建设。学校组织导学思政系列活动,定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十佳导学思政团队”等,对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成效显著的培养单位、导师(团队)给予表彰奖励和典型宣传。(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各培养单位)
8.加强研究生党建和团学组织建设
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学术科研、成长成才特点和需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依托科研实践项目等成立临时党支部。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在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科技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培育遴选“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坚持党建带团建,常态化加强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夯实意识形态责任。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四史”教育,利用“五四”“七一”等重要节点,通过团课、“三会一课”等有效载体,开展骨干培训和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提升思想引领实效。(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团委,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各培养单位)
9.繁荣研究生学术文化
加强阵地管理,严格审核把关,整合校院学术品牌,搭建山大特色研究生学术品牌体系,发挥矩阵效应,激发学术活力。做强做大“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加强前沿领航,开阔学术视野,深化科研思考,激发研究志趣;做精做专“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突出朋辈引领,加强交流互鉴,展示学术风采,提升学术表达;鼓励校区立足实际和需求,依托优势和特色资源,拓展和丰富校区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支持培养单位建强现有研究生学术品牌,开设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担任主讲人的多层次学术活动。秋季学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激发爱国奋斗、科研报国的理想追求,淳化恪守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春季学期打造研究生学术嘉年华等活动,涵盖各类校院研究生学术活动,厚植科研沃土,活跃学术氛围,树立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学术风向标。(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各培养单位)
10.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校园文化
积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注重特色性和实效性,把握好重要时段和节点,坚持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并举,做强优秀校园文化品牌。聚力开学季,通过迎新服务、开学典礼、崇学讲堂第一课、研究生基本素养通识课等,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研究生入学教育,熔铸厚实底蕴,引领科研启航;着眼毕业季,通过毕业微电影、毕业典礼、“文化育人毕业季”系列活动等,打造有引领、有关怀、有特色、有新意的毕业教育,诠释家国情怀,激励使命担当;把握“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要节点,有效利用校内外文化软硬件设施和资源,举办“五四”青年科学奖评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合唱比赛、展演展示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爱校荣校教育等,突出价值引领,彰显格调氛围,润泽品德修养,滋养共情共鸣。(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团委,各培养单位)
11.着力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模式、新路径,打造网络育人“中央厨房”,实现线上线下育人协同共进。推进“研究生之家”网站、“山大研究生”“山大研究生会”公众号、《中国研究生》济南通联站等平台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校院研究生媒体共建“山大研究生融媒体联盟”,打通校院两级传播矩阵,建强研究生思政教育网络主渠道、主阵地,发挥强大场域作用。开展网络育人精品计划,每年评选表彰20项网络育人精品案例和优秀指导教师,建强网络育人队伍,打造网络育人共同体。开展网络名篇名作竞展,每年培育推广展示100篇,用优质内容抢滩新时代,做到引导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举办“研究生安全教育月”,包含研究生校园安全宣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研究生校园安全短视频大赛,消防演习,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安全调研、座谈、思政课题研究等。举办“研究生网络校园文化活动月”,包含“美好‘食’光•赶‘筷’行动”公益海报设计大赛、21天学“习”打卡大赛、“百观科研”演示文稿制作大赛、环保创意比赛、主题摄影竞展等活动。举办“知行者”研究生核心素养提升训练营计划,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广泛邀请核心素养提升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一校三地研究生开展讲座,将学院育人资源拓展为全校育人资源,引领“云思政”大格局下育人模式的变革。(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团委,各培养单位)
12.大力推进常态化体育教育
落实学校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研究生“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引导研究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释放科研压力,磨炼坚韧意志,塑造健康体魄。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目标,探索研究生分阶段体育必修课选修课设置方式。开展“研究生体育精品立项”,支持培养单位组织方便参与、凸显传统和特色的体育活动,如登山、冬泳、马拉松、太极拳、健身操等,丰富体育育人内容库。继续突出三大研究生运动赛事的品牌效应,秋季学期以篮球赛和啦啦操赛为“旗舰”组织健身打卡活动,春季学期以研究生师生羽毛球赛为契机开展普及运动知识的“健康攻略达人”比赛,让不同体育能力和体质的研究生都能选择适宜的运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弘扬拼搏精神,激扬青春力量。(责任单位: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各培养单位)
13.深入推进高品质美育教育
落实学校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学校主导、各部门牵头、培养单位落地、研究生广泛参与的美育教育格局和长效机制。开展“研究生美育精品立项”,支持培养单位因院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打造美育共同体。秋季学期举办研究生合唱比赛、研究生主题摄影竞展和“研究生美育月”活动,春季学期举办线上书法大赛、线上才艺大赛、毕业舞会等活动,让研究生在创造美、传播美中潜移默化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励精神,塑造品格。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每年举办10场艺术普及和展演活动,如歌舞、器乐、朗诵、戏剧和艺术展览,培养研究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责任单位:艺术学院,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各培养单位)
14.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落实学校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的行动方案,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山大特色、符合研究生特点和需求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发展实际需求,探索建立研究生劳动清单制度。坚持提标增量,突出和强化“三助一辅”的载体作用,以助研促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以助教促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以助管促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提升和责任意识锻炼,以学生辅导员助理促研究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提升。持续推进研究生志愿服务“追光者计划”,让志愿服务成为研究生的必备经历和品格,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开拓学术实践路径,引领红色实践风尚,引导研究生学以致用,实干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力支持研究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和学科竞赛,提升研究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劳动教育成果风采展示和评优评先,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各培养单位)
15.持续推进奖助育人
持续完善奖助体系顶层设计,完善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奖助育人模式。优化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引导激励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年评审表彰约20名研究生道德风尚奖获得者,办好“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做好校长奖、学术之星奖校区巡讲巡展和网上巡礼,支持培养单位开展特色榜样选树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全体研究生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风尚。选树自强自立典范,在奖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办理、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环节,开展感恩意识、奋斗精神、诚信意识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激发奋进力量。(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16.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特色化建设,持续深入探索研究生心理育人工作机制,促进心理育人工作长效发展。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个体服务和团体辅导项目,解决研究生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婚恋情感、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各培养单位)
四、组织实施
17.组织领导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牵头,一校三地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以培养单位为主体,教职医务员工全员参与。学校主要领导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总责,分管校领导牵头组织实施,其他领导积极配合。
18.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积极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建强以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实施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定期举办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为主的“思政下午茶”活动。落实教职医务员工管理服务育人职责,切实增强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主动、自觉承担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任务。
19.宣传激励
积极进行典型选树,强化模范带动,发挥标杆作用。表彰奖励育人成效显著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辅导员和团队等,宣传展示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激发全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汇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
20.总结评估
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研究,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实践。打造优质平台、培育示范项目,每年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定期制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以工作促进科研、以科研引领工作的良好局面。坚持一校三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定期召开一校三地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研讨会,加强经验成果交流互鉴,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内容和育人实效纳入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