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云游览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党建引领科研报国 绿色赋能美丽中国”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赴山西、新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文|郭曦 马之耀 图|郭曦 韩承瑜 马靖琪 李子阳 时间:2025-08-11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建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近期赴山西省朔州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党建引领科研报国,绿色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云端直播等形式,引导党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将红色基因融入绿色发展实践。

山西朔州:“碳路先锋”,科技赋能固废新生

重走绿色转型路,见证固废“变废为宝”的实践力量。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范,红色精神在这里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支部党员深入神电固废产业园和新兴产业园开展实地研学和参观调研。在固废产业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粉煤灰和煤矸石等工业固废的回收处理流程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动展示了“固废—新材料—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模式。党员们沉浸式观摩了固废制备透水砖和保温板材等产品的生产线,并就技术难点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讨论。在新兴产业园,党员们走访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见证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环保材料研发的最新成果,深刻感受到党建工作在引领企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支部成员马之耀在参观中表示:“推动固废变废为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作为能源领域研究者,应以科技赋能循环经济,助力绿色发展。”




聚焦新发展:党建引领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座谈会上,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与支部党员围绕“党建引领下的环保技术创新”展开交流。支部成员孙衍力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提出“政策—技术—市场”协同发力解决方案,并引用前沿案例探讨了固废处理的优化路径。企业技术骨干则分享了“党建+科研”模式在攻关技术难题中的实践成效。双方围绕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技术转化和成果落地奠定基础。这场交流让党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是推动绿色转型的精神引擎,只有将党建与专业结合,才能在服务“双碳”战略中展现青年担当。




青春担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次山西之行是一次扎根基层的历练。党员们通过政策宣讲与技术服务,将学术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支部将深化“校地共建”模式,常态化参与环保技术推广,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从固废产业园的技术创新到新兴产业园的绿色实践,党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坚定了以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


新疆昌吉:“红色云游览”,边疆热土上的科研报国

聚焦新发展:科技之光点亮红色初心。昌吉州不仅是红色热土,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前沿阵地。党支部成员们参观了山东大学新疆研究院。山东大学新疆研究院由山东大学、昌吉州科技局、昌吉高新区和昌吉学院共同建设,该研究院致力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深耕高新、立足昌吉、服务新疆,链接中亚。




重走红色足迹:云端感悟边疆奋斗精神。支部党员依托“山大研究生”视频号开展“红色云游览”直播活动,线上观看互动超500人次。在昌吉州博物馆,珍贵史料徐徐展开:支部成员通过观看专题影片以及聆听讲解员解说,沉浸式感受兵团战士和科研先驱扎根戈壁建设西部的感人事迹。革命烈士手书、屯垦戍边时期老照片等文物生动诠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让党员们穿越时空,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




青春担使命:边疆热土上的科研报国。活动特别设置“党员说”环节,现场参观党员分享感悟,展现青年党员锚定奋斗坐标的动力。党员们誓言聚焦国家能源需求,将科技成果用于解决边疆实际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此次山西与新疆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深耕。从朔州固废的绿色转型到昌吉边疆的科研报国,党员们在历史与科技的交融中,深刻诠释了“党建引领科研报国”的时代内涵。下一步,支部将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基层,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韩笑晨 邵蕴琪


上一条: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一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