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探究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政府部门所担责任、所尽职能,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东营分队于2021年8月3日前往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相关负责人员开展访谈,深入了解在科学有序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中政府工作展开的方式、方法、效能,共同探讨黄河生态长廊建设实施经验、存在问题和保护成效。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力图进行多维度探索、多角度剖析,为黄河流域城市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沿黄生态长廊齐建设 环境经济效益共兼顾
为总体上把握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建设,实践团队首先走访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生态修复科的沿黄生态长廊负责人朱岩芳开展了访谈。据了解,东营市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到打造从东营滨州界至黄河入海口的沿黄绿色长廊,形成“三带七区多节点”的用地布局。
图1 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三带七区多节点”规划布局图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在生态长廊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与文旅局、农业局等部门合作,形成部门联动的协调发展机制,共同挖掘东营生态文化内涵,力求讲好黄河的文化故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中东营市尽量保持了乡土文化特色,如十八户村、邵家村等地的草编文化。一方面,生态长廊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东营的黄河环境保护,提升了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借助该工程建设,打造了当地特色文旅项目,提升了经济效益。
图2 实践团队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刘全合影
工业农业双管控 排水干净入黄河
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践团队继而前往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与生态保护与土壤环境科、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对接并展开访谈。
图3 实践团队与生态环境局王英林、陈志敏进行访谈
东营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针对其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呈现出土壤油污处理的问题,实践团队向生态环境局提出了疑问,据生态保护与土壤环境科陈志敏解答,部门会督促开采单位对油泥沙进行处置,经过提炼后填埋残留物,并且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此外,除了滩区内的雨水和农田用水会排到黄河,其他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不会排入黄河。而农业排水方面,生态环境局与农业农村局统筹合作,协调解决农田尾水的处理问题。
联动协同聚合力 城市转型筑长廊
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滩区湖区生态修复保护等多种类型项目掀开了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新篇章,为明确东营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的承担的相关规划与项目,实践团队紧接着走访了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图4 实践团队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访谈
据走访了解,东营市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行动调动了政府、企业、研究院多方主体力量,协同推动多个部门单位深化规划,积极与国家和省发改部门对接。在总规制定与项目开展上,东营市紧扣“黄河入海”地域标识特色,围绕“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世界级旅游资源,策划了多项精品项目;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平衡上,整合优化周边保护区,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在打响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上,深入挖掘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文化体系内涵,提升黄河精品旅游软硬环境。
响应十九大号召,践行时代新担当,山大学子阔步在建设生态黄河之路上,经东营市各政府单位的积极配合与详细交流,实践团队在黄河生态长廊建设中,对于政府部门工作高效化推进,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部门联动协调发展有了深切体会。打造黄河安澜的重要生态屏障,聚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山大硕博服务团东营分队将在今后工作中以自身之力践行桥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