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彭刚做客文学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举办了题为“声调、认知、大脑”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刘娟副教授主持,岳立静教授、张燕芬副教授及相关专业师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刘娟对彭刚的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经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彭刚分别介绍了他在声调、认知和大脑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首先,他通过分析普通话和粤语的语音差异性,为大家讲解了声调的产生。接下来他用数据和图表为大家介绍了不同感知类型的概念,范畴感知是非线性的跳跃,即声调之间的感知界限是陡变的;而连续性感知的感知界限则是渐变的。范畴和非范畴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范畴感知和连续感知是两个极端。他运用实验的方法对声调范畴感知做了一些发展性研究,例如儿童对声调的感知,并且考察了语境下的声调感知,即“声调归一化”,也叫“说话人归一化”。针对一个陌生的声调,如果要判断声调它是高平还是低平,需要有语境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有多个平调的语言来说。最后彭刚介绍了他对大脑的相关研究。他利用脑电图(EEG)实验和磁共振(fMRI)两种脑成像技术探讨了语言与大脑认知的关系。脑电图有非常好的时间分辨率,但是空间分辨率很差;磁共振技术的时间分辨率不好,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但是有比较好的空间分辨率。他利用这两种互相补充的技术,通过一系列实验最后确定了大脑处理声调的分区。主要是右脑控制声调的处理,同时左脑也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讲座最后,刘娟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再次对彭刚表示感谢,希望他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能给在座的师生在各自的研究中带来启示。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彭刚积极回应师生们的提问,与大家交流了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彭刚,于南开大学获数学学士、计算机硕士学位,后加入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语言工程实验室,师从国际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先生,获博士学位。目前为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副教授,同兼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是利用行为实验、脑电图(EEG)实验、以及磁共振实验(MRI)来探讨语言与大脑认知的关系。近年来,开始研究儿童言语障碍的脑机制缺陷,并从大脑的角度进行言语障碍康复训练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