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院 / 正文

文学院承办第35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

作者:ygb 时间:2017-11-03 点击数:


1029下午3时,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文学院承办的2017年第35期(总599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606报告厅顺利举行。文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都刘平作了题为“元杂剧‘折数’解疑”的学术报告,文学院副教授樊庆彦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讲座伊始,都刘平简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元杂剧分折问题的三种看法:有人认为元杂剧在创作之初不分折,分折始于明代;有人认为元代就已经分折,只是元刊本将其省略了;还有人持折中立场,认为元代既有分折杂剧,也有不分折杂剧。都刘平认为前两种观点皆与现有文献不吻合,而第三种观点未能说明区分依据。于是,都刘平首先追本溯源,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依托,全面梳理元人杂剧“折”之本义,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元刊本之“折”与明刊本之“折”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更强调场上表演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往往出现在套曲之前,采用说白的表演形式,多由正末正旦以外的角色进行表演。接下来,都刘平论述了元代曲学家的理论建构及其依据。他分析了“折”这一概念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的演变,并据此将分折理论划分为萌生、完善、形成三个阶段。他认为分折理论在《太和正音谱》一书中,确立了“以宫调统摄韵部,以韵部划分折数”的链条,而且这一链条已经为明人普遍接受。随后,都刘平又梳理了周、钟、朱三人的理论借镜。这三人的分折理论借鉴了宋金杂剧的“段数”概念,并挪用了散曲中的“套数”概念。接下来,他又以《单刀会》、《竹叶舟》等杂剧为例,说明杂剧创作实际与理论之间并未取得完全一致。最后,都刘平总结道,杂剧在元代之时便具有“折”的概念,但这一概念与明人所谓的“折”不同,元杂剧从诞生到发展中期都未曾确立“一本四折”的体制,其本身的体制灵活多变,钟嗣成等人归纳的“宫调——韵部——折数”的分折理论和“一本四折”的体制特征只是理想化的设定,元杂剧的创作实际与理论不完全吻合。

樊庆彦对都刘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认为他的报告具有问题意识,研究立足于文献本身,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同时,樊庆彦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造成元刊本和明刊本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在比较三位曲学家的理论时,如果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照,结论会更加清晰直观。

在提问讨论环节中,都刘平分别就元明选本之间的差异、元杂剧“四折”体制的形成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围绕这些问题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都刘平,男,安徽桐城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之元明清文学。在《民族文学研究》、《戏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点评嘉宾简介:

樊庆彦,男,山东鄄城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与苏轼文学批评。

上一条:周宪教授做客文学院博士...
下一条:崔海正教授做客文学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