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606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杨慧林教授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为文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玄学追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刘林教授主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化学教授、文学院丛新强副教授出席讲座。
讲座伊始,杨慧林教授解释了讲座题目的内涵,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思考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时,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更能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在文化互鉴的视野下,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Inclusive and Reciprocity,即包容性与互惠性。
杨教授随后列举大量例证说明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启发性。他以波兰著名作家显克维奇的小说《你往何处去》为例,说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西方哲学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是西方思辨传统的起点,而儒释道三者合一的中国文化却否认这种确定性起点。比如,北京玉泉山大觉寺中有块著名牌匾——“无去来处”:我从来处来,我向去处去,这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对照,确定的点(where)被解构成“来处”(一个无所谓确定的点),用“来”定义“处”,从而将“我从何处来”消解于无形。他指出,正是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哲学根基,才生长出了完全不同的哲理智慧。杨慧林又以法国哲学家居利安的故事为例,说明了中西方文化间的相互启发性。居利安早年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对英语中的what is this ?在汉语中对应表述为“这是什么东西?”颇为惊愕:汉语中的“东西”在英语翻译中根本没有对应词语,与追问“是(存在)”为特点的西方传统不同,中国语言更加关注“东西”、“事物”本身。如果我们用古代汉语询问“存在者是什么”,大概只能说“存在者何也”,作为判断词的“是”并不在场;更重要的是,“东”和“西”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却能融合为一个概念。由此他认为汉语中包含着巨大的思想可能性,这也开启了一位当代法国哲学家的思辨之路。
最后,杨慧林再次强调,不同文化之间是完全可以沟通的。他引用古希腊名言“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本来是一条路”,并进一步引申说,我们如果一直向西走,将不会到达西方而只能到达东方,反之亦然。中西文化互释互鉴的态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中国文化包容性特征。文化互鉴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学研究中很有潜力的研究角度和思想工具。
在互动环节中,杨慧林教授对听众提出的“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等问题进行了热情回应。刘林对杨慧林的光临和精彩讲座表达了诚挚感谢。在场师生合影后,讲座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中西“经文辨读”的可能性及其价值》,出版多部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