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文学院承办的第26期(总718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顺利举行,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山东大学文学院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尹林以“学术阅读和兴趣阅读的联系与区别”为题,做客此次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新强教授为点评嘉宾,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郝梦雪担任论坛主持人。
本次论坛为围绕学术阅读和兴趣阅读的异同深入展开,分为兴趣阅读对研究前期的支配性力量、学术阅读的为与不为以及建立学术、兴趣双赢的阅读机制三大部分内容。在论坛第一部分,尹林指出当前很多人报考文学专业研究生仅仅是出于文学兴趣而不是学术兴趣,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这两种兴趣是缺一不可的。兴趣阅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享受预期和快感预期,多数研究生的阅读目的主要还是减压和获取快感,很难在其中汲取什么营养。尹林认为,兴趣阅读者对学院派思维既排斥又依赖的矛盾态度,有时难免带有排他性,这种排他性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得阅读具有一种积累性和规律性,但是距离迈入学术殿堂还差两种能力,即写作能力与比较思维。这两种能力的欠缺会使一个真正出于兴趣阅读的人,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表现得词穷。
论坛第二部分内容为学术阅读的为与不为。尹林指出,学术阅读有着高度专门化的特性。要读懂一本书应力求做到个人体验和公共视野充分融合。既不能一味用自我阅读经验进行判断,也不可过分依赖前人和时人的观点。尹林强调,无论是研究经典文本还是研究流行、热点话题,在方法论的使用上没有高下之分。以十七年文学研究为例,对于“尝试摆脱政治对于文学的束缚”这种观念和以“知识考古学”、“永远历史化”为代表的理论旗帜,并不一定要强分优劣,甚至从后者角度出发,在寻找文本的多义性时会有更意外的收获。尹林表示,学术阅读有着极强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要求我们时刻有一个思考边界,避免在个人有限的知识上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不讲原则,过分求奇。表现在实践中即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选择刊物,牢固自身思维边界。此外,要善于将广博性和精专性进行结合,尝试以理论思维阅读一切文化现象。
论坛第三部分内容为建立学术、兴趣双赢的阅读机制。尹林认为,要建立这样的机制,首先要懂得取舍、耐得住性子,注意积累。其次要建立阅读的比较意识,培养一种辩证、学术的眼光。最后要注意阅读的灵活性,在生活中善于思考、懂得创造机会,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掌握未来风向。
论坛结束后,丛新强对尹林的主讲内容进行了中肯的点评,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导与殷切期望。在提问环节,尹林现身说法,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