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对话•成长”青年会客厅学术讲座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杨捷 时间:2025-05-07 点击数: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18日晚7点,由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主办的“对话•成长”青年会客厅学术讲座在化学老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杨志杰教授作题为《胶体纳米晶非对称组装》的学术报告,学院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参与活动。


讲座伊始,杨教授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质的多级有序组装结构,并介绍了纳米尺度手性以及纳米晶手性组装的基本概念。他指出,纳米晶的化学组成、尺寸、形状及组装结构与手性g因子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随后,杨教授结合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从负曲率表面介导纳米晶组装、提升纳米晶组装体手性g因子、纳米晶组装的手性放大策略以及机械力引发纳米晶手性组装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纳米晶手性组装的调控方法。此外,杨教授还结合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解了自下而上的手性分子介导策略和自上而下的宏观机械力介导策略。整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围绕纳米晶的组成、尺寸、形状及组装结构与g因子的关系展开,系统地阐述了纳米晶非对称组装的相关知识。讲座结束后,杨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负曲率表面介导纳米晶组装等问题,杨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此次“对话•成长”青年会客厅学术讲座对胶体纳米晶非对称组装进行深入探讨,激发了大家对纳米粒子组装和手性结构构建的研究兴趣,为青年学学子接触化学前沿研究领域提供了平台,对促进学院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嘉宾:杨志杰,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并获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14年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及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胶体与界面化学、纳米晶的可控组装,自组装物理化学、纳米晶表面化学及手性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迄今为止,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Am.Chem. Soc.、Angew.Chem.Int. Ed.、Nat.Commun.、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责任编辑:徐黎明 邵蕴琪

上一条: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下一条: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