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第790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

作者:ygb 时间:2019-02-01 点击数:


    2019年1月22日下午,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790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千佛山校区西配楼321会议室如期举行。万艳芬教授做客此次讲坛,报告的主题为“绿色合成贵金属纳米颗粒”,本次讲坛由材料学院刘晓副教授主持。
    首先,刘晓教授向参加讲坛的各位师生介绍了万艳芬教授的科研经历,并向万艳芬教授表示诚挚欢迎。随后,万教授开始对其研究的超晶体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复合材料和贵金属纳米颗粒等内容进行讲解。其中,万教授课题组所研究的光热疗靶向抗肿瘤材料具有双重效应,既能通过光热转换效应放出热量,从而提高原位细胞的环境温度,抑制其繁殖生长,又可以通过热敏效应释放出药物小分子来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抑制癌症的目的。万教授还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的绿色化合成,通过银杏汁提取物作为包覆剂,来保证金属颗粒的稳定性。据她介绍,在各类纳米颗粒中,金纳米棒具有最佳的生物兼容性,作为药物载体使用可以随着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在互动环节,参与此次报告的师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万艳芬教授和杨鹏教授一一解答,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深度进行了赞扬。刘晓副教授也询问了万教授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科研情况,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方案的可能性。万教授表示,目前我们面临着学科之间的大交叉、大融合,材料学科与生物以及其他学科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以后的科研学习中更要注意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和重点突破。本次报告促进了材料学院对于其他研究领域的了解和交流,对相关方向的课题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万艳芬,副教授,2013年获得法国巴黎六大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微纳材料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基于等离子激元共振效应的贵金属纳米晶体、超晶体的光电功能材料和生物复合材料。研究方向集中在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超晶体的可控生长制备,对超晶体的集体物理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Research、Langmuir、J. Phys. Chem. C等国际高水平期刊,授权专利3项。积极拓展贵金属、磁性纳米材料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二维复合材料光电性能及光热疗靶向抗肿瘤材料等应用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云南大学引进人才项目1项。


上一条:材料学院承办第18期“稷...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