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2024年第42期(总第1379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千佛山校区电力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坛邀请到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Bikash Pal,讲座的主题为“风电场与电网交互分析的动态建模(Dynamic Modelling for Analysis of Wind Farm and Grid Interaction)”。讲坛由郭一飞教授主持,高厚磊教授、金朝阳副教授、国际交流专员吴珂出席本次活动。
Bikash Pal教授主要介绍了风电场的模态分析方法并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物理机理,他从单机并网系统出发,首先针对Type-III双馈风机单机并网系统展开介绍,指出该SMIB系统存在频率范围10kHz-0.06Hz的多个复数特征值,对应多个模态,其中的某高频模态与集电系统电缆中的电动力学有关;基波频率附近的某模态与发电机定子动力学特性相关联,且该模态有着较低的阻尼比;某低频模态与发电机相关的机械动力学相关联,并且在次同步速度下,该模态有着更高的阻尼。同时,Bikash Pal教授通过频域扫频结果和时域仿真结果对上述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模态分析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通过不同测试案例形象地展示了所使用的模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Bikash Pal教授通过仿真结果展示了HVDC-VSC控制系统不同控制参数下、直驱风机GSC变流器外环控制器不同带宽下、不同锁相环参数下以及不同控制策略组合下的模态表现以及对应的系统的动态响应效果,并对以上结果进行总结:频率在2KHz以上的模态通常与传输线的电气动力学动态相关;频率在500Hz-2kHz的高频模态通常与变压器与传输线相关;频率在50 Hz-500 Hz的中频模态其震荡频率通常接近2、5、7次谐波,且与逆变器的控制、交流电压等相关;频率在50Hz以下的低频模态通常与风机之间的交互相关。Bikash Pal教授还指出随着系统动态模型的细化与并网规模的扩大,系统的模型会变得愈加庞大,此时需要从数学本质与底层机理层面对模型进行降阶和简化,他展示了基于BT、ADI、RK、IRKA降阶方法的频域效果对比,证明了降阶模型的有效性。
活动最后,与会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合影留念。本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告人简介:
主讲人Bikash Pal,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IEEE Fellow。Bikash Pal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和计算相关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欧洲、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在电网稳定控制方面的学术贡献和工业影响力,Bikash Pal教授在2013年被提名为IEEE Fellow,并且在2023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他曾担任IEEE PES副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主编等职务,还是联合国、英国国家电网、通用电气等组织与企业的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