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学院 / 正文

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榜样的力量人物专访

来源:管理学院 作者:图|阴晓雪 文|阴晓雪 梁琼妹 张锦 王钰 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4月3日,管理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榜样的力量人物专访活动。本次活动采访了“山东大学2024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创新创业类)获得者、2024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阴晓雪。

 

阴晓雪,中共党员,师从陈志军教授,研究方向为集团公司管理与战略管理。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实验班,并辅修法学专业。她多次参与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论文1篇。曾获山东大学本科生校长奖、山东省优秀学生等荣誉,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金奖。

 

“商科学生在科创竞赛中能承担什么角色”,这个问题阴晓雪被问过很多次。在历经多次大赛后,她有了自己的答案:科创竞赛中,虽然商科学生在技术创新上存在局限,但在技术实现从0到1的创新后,后续的从1到10、从10到100的过程其实更依赖于模式创新。而商科学生的优势便在于能够挖掘技术落地应用的商业场景,并从生产、运营、销售等多个角度为项目制定可行的转化方案。此外,从参与竞赛到服务竞赛的角色转换,也让她能够从多个角度洞察大赛的育人实质,保持敏锐的嗅觉和对行业底层逻辑的快速理解能力,这为她的实习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助力。阴晓雪认为,商科提供的是认知世界的视角与框架。视野越广、框架越丰富,就越能捕捉到行业的变化趋势,从而能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项目落地的业务思维。

加入陈志军教授的团队是阴晓雪人生中最珍贵的际遇之一。与其他优秀的同学相比,她在本科时较少接触学术研究,但在陈志军老师和王琳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全力帮助下,她在研究生一年级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CSSCI论文1篇。她提到,陈老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他经常强调“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锻炼“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这也让她深刻体会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刻含义。在研究生生涯中,师门的师兄师姐和同门的无私帮助也为阴晓雪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力量。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耐心友善地解答问题,让她的生活充满了细碎而珍贵的幸福感。

阴晓雪说,真正的教育不止于课堂和科研,更在于融于日常的言传身教。她真诚地邀请有志于学术科研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加入这一团结、温暖、极富生命力的团队,共同思考“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写出“真答案”。

 

阴晓雪的实习经历主要围绕数字新零售行业展开。在学校就业中心、学院李抗书记和团委南东周老师的指导以及学院多位老师的帮助下,她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赛金奖(就业赛道研究生组)。这段经历促使她对自己的职业探索进行了全面复盘,并对职业规划进行了深入思考。阴晓雪说,在实习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路径与在校学习存在很大区别,在她第一次投递实习且不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具体行业时,她采用排除法筛选实习方向,首先排除不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行业,然后广泛投递,勇于接受挑战,敢于试错。

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时代,单薄的生涯规划难以应对诸多潜在的风险。因此,阴晓雪始终培养自己拥抱变化的能力。无论是在东方甄选还是京东集团实习期间,她一直都在尝试跳出自己的岗位,从更高维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内容,思考自己在整体工作板块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同时,她通过向职场前辈请教,力求将自己的价值从解决流程性问题拓展向更高层次。

责任编辑:徐黎明 陈俊琛

上一条:管理学院举办“承风”学...
下一条:管理学院举办“管研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