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1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安山大”调研团一行7名研究生前往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总体国家安全观济南市教育展馆、山东大学校史馆等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以历史和理论相结合、信仰与思辨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途径进行深入把握。
在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团队成员回望了在那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年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被人民和历史所选择、党组织在山东是如何筚路蓝缕坚韧发展,以及以王尽美和邓恩铭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是如何以身为炬引燃革命星火的信仰之路。尤其是王尽美塑像旁“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遗嘱字塑,以及邓恩铭“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就义诀别诗,令团队成员内心深受触动,在对他们为信仰抛却生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人格深感敬慕的同时,也坚定了继承革命意志、赓续红色血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在济南战役纪念馆,团队成员对济南战役的前后历史进行了立体式回顾。从当时社会的纵向来看,从领导人与党中央的运筹帷幄,到前线战士的英勇无畏,再到广大民众的无私支援,无一不证明了党的革命事业的胜利是人民的选择;从历史发展的横向来看,从反动势力统治下罔顾国家利益的阴谋诡计与社会群众的苦难生活,到济南战役中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的无畏斗争,再到解放、重建、发展至今日的“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亦证明了党的革命事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发挥人民伟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济南市教育展馆,团队跟随讲解人员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更为准确深入的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在2014年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但总体国家安全事业早已有之。在政治、经济、文化、国土等传统安全领域展区,团队成员看到了近代中国的惨痛境遇。除了国土沦丧和政权外落之外,以往提起国家安全一词未必能直接联想到的经济侵略、文化殖民、治安混乱等方面的问题,也一并展现在成员眼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了重建国家安全体系、夺回各领域丧失的主权进行了不懈斗争。步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来自各方的国家安全威胁却未尝减弱,网络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太空深海极地安全等诸多领域的新挑战亦逐渐凸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辈青年必须深入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责任。


在山东大学校史馆,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山东大学的建校历史,以及山大人为总体国家安全事业所做出的历项贡献。山东大学起源于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建立的山东大学堂,自成立之日起便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为己任,为近代中国的文脉传承和实业兴办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为全国各方面建设尤其是各地院校开办贡献了山大力量,并在文史、理科、生物、海洋等科研领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步入新时代,山大人在总体国家安全事业中的贡献愈发突出,信息密码、隧道工程、生殖医学、汉典重修……山大人的身影已深深融入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事业之中。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安全而奋斗的历史为起始,深入到在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与实践,最终聚焦于山东大学在总体国家安全事业中的担当作为,实现了“由史及今,由今及己”的认识深化,加强了团队成员的总体国家安全意识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团队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开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也为日后切实投入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事业打下重要基础。
审阅人:李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