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19点,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的第22期(总第815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如期顺利举行。为进一步帮助我院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营造学术氛围,此次论坛邀请我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9级优秀博士研究生刘飞飞作现场报告,并特邀蔡杰副研究员作为点评嘉宾。我院部分师生参与了论坛。
刘飞飞以“天下观念研究的心得体会”为主题,讲解了博士论文中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论角度上论文写作的感受。刘飞飞首先梳理了当今思想界颇具影响的赵汀阳教授的“天下”体系学说,并介绍了此学说提出的社会背景以及中西方学者的意见分歧。刘飞飞认为中国人的天下观一直徘徊于两种思维方式之间,一是实体化的独断论思维,二是意见不相统一的经验性思维。而这两种思维都会引发相应的问题,根本上是因为人们对天下的理解或定位有所不同。跳出思维定势的束缚,重新回到对“天下”本身的理解,我们会发现“天下”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天下人”。作为“天下人”,我们无法回避他人人格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美好的天下的实现,不在于用一个自以为是的美好的理念去覆盖世界,强迫他人,也不在于自私自利,罔顾他人,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实际的、具体的、良性的交往。实现良性交往的途径不妨借鉴儒家的仁爱,但这种仁爱一定不是强加给别人的爱。仁爱的发源地是人类的家庭,一个美好的天下首先是一个有家可归的天下。
接着,刘飞飞以“天下”问题的研究为例谈了自己关于论文写作的感受。就观念史研究而言,他认为不能局限于检索字词、梳理含义,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让自己的研究围绕着某个问题而展开。所谓的问题,可以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古人所思、所行产生的困惑;也可以是当代学者讨论的前沿问题。而研究的成果就在于基于分歧而提出的独到见解。
针对于目前有些人强调的“前沿性”,刘飞飞指出,选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前沿,而在于是否是自己通过读书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研究满足的是求知欲和个人兴趣,而非其他的东西。与此相应的,这种研究需要更长的周期,更多的耐心。至少在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范式中,我们已经很难有机会去做填补空白的事情。我们的每一步工作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人的研究或有各种不足之处,但我们无法忽略,我们与之对话、提出商榷,就是一种推进,也就是一种创新。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刘飞飞特别强调,我们确定题目之前要对此有基本的了解。思考的深度固然也受到阅读量影响,但有时候是瞬间的事情,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有时候则非计日程功之事,甚至要冥思苦想很久,却没有丝毫进展。所以,我们最好是根据前期的阅读和困惑,设置一个大致的研究框架,不宜过细,然后在这个框架内继续阅读、查考文献,这样一方面不断推进对之前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不断产生新问题,这类新问题实质上也是对旧问题的深化。我们的研究计划和篇章结构也正是在这样修修补补中搭建起来的。
随后,蔡杰老师进行点评和拓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二者对报告中关于“天下观念”的具体问题和意见分歧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补充回答,在思想一来一往的交锋中,参与其中的同学们也共赴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体会到了学术的魅力,锻炼了逻辑性思维。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刘飞飞对赵汀阳的思想倾向、仁爱与家庭的关系、如何进行观念史的研究等同学们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在场同学表示收获颇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优秀博士毕业生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科研态度给广大同学深刻印象。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互鉴,提升了研究生科学素养,对于广大研究生开阔研究思路、提高写作能力、激励学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