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的2019年第37期(总第814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于知新楼A2116举行。此次讲座由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历史与哲学系教授、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柏啸虎(Brain Bruya)教授主讲,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郭鹏副教授主持。
在柏教授主讲的系列讲座中,他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分析哲学、现代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来证明早期中国哲学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在此次讲座中,他主要就“非努力注意”这一概念展开论述,认为这一概念是现代认知科学中所缺少的。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念,主要是道家的“自然”和“无为”概念,给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
首先,柏教授明确了“努力”这一概念。他将“努力”分为生理学上的努力和认知层面的努力。生理学上的努力又可分成客观努力和主观努力,前者即人体机械做功,如举重、爬山等,可用牛顿力学测量。后者指感觉的运用,可用感知与偏好量表测量。认知层面的努力同样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两部分,但是无法直接测量。
其次,他提出在认知科学上“非努力注意”概念出现的节点在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自然”和“无为”的引入。他认为“无为”具有整体性(个人的平衡和纯化)和流畅性(轻易不费力),而且他发现“无为”活动和高超技巧的表现似乎存在着密切联系,虽然对高超技巧的学习往往需要耗费许多时长和努力,但技巧的表现到了最高层次时,行动者往往并不觉得费力。
再次,他介绍了当代“非努力注意”的研究。在早先认知科学的研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通过“瞳孔对话”实验得出“注意即是努力”的结论,这成为注意的传统范式,而对“自然”、“无为”的研究改变了这一传统范式,认为注意也可以是非努力的。当代关于“非努力注意”的研究佐证了此说法,“非努力”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完全聚精会神,如Posner的心理训练实验说明在减少或排除压力、消极影响的情况下,注意力的执行就有明显提升;二是明显自我意识消失,如Hommel的注意力理论则认为熟能生巧的行为是不费力的。
最后,柏教授认为认知科学有助于我们更细致精妙地了解早期中国思想中“无为”这个常见的人类行为,早期中国典籍对“无为”的描述也可以弥补当代认知心理学在理论预设上的不足。本次讲座在同学们与柏教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同学们对于中国哲学和现代认知科学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