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交通学院 / 正文

齐鲁交通学院开展齐鲁讲堂——校友经验分享会

来源:齐鲁交通学院 作者:文|金勃丞 李瑾 宋国强 图|庞子轩 洪东旭 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为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学习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4月8日,齐鲁交通学院举办“齐鲁讲堂·毕业这些年,学长学姐对你说”专题经验分享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瑜出席并主持活动,2005级校友王敏,2006级校友郑志超、张恺,2013级校友陈泊涵应邀作专题分享,学院辅导员以及200余名本研学生参与活动。

张瑜首先向百忙中返校分享经验的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科学规划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石,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吸收学长学姐的宝贵实践经验。

四位校友分别结合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知识储备、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建议。郑志超系统梳理了从助理研究员到研究院所长的职业发展轨迹,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与行业变迁,深入剖析职业转型的决策逻辑。针对先期调研收集的学生高度关注问题,他逐一解答并强调:“当代青年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将个人成长融入行业前沿发展,同时注重提升沟通效率与技术敏感度。”张恺结合工程实践经历,着重阐释“踏实作风是从事工程行业的立身之本”。他指出,在智慧交通建设的大背景下,土木工程领域正迎来智能化转型机遇,青年学子应保持勤奋严谨求实态度,为城市交通智慧化发展贡献专业力量。王敏以自身工作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基层成长的个人蜕变。她结合公务员职业特性分析,鼓励同学们不管做哪一方面工作,都要具备“专精特新”的专业能力,并保持终身学习的谦卑之心,才能在人生发展路上走得更深、走得更远。

陈泊涵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围绕海外留学深造进行经验分享,介绍了岩土工程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系统介绍海外科研经验。她指出,留学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比拼,更是跨文化适应能力的考验。建议有志于学术深造的同学提前培养科研思维,关注国际学术动态。

本次“齐鲁讲堂”通过邀请校友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深化对行业发展的认知,明确大学期间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为做好生涯规划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打造“齐鲁派”系列品牌活动,践行“学在山大,快乐成长”育人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审核人:宋国强 陈志铭 韩旻静

责任编辑:徐黎明 陈俊琛


下一条:齐鲁交通学院研究生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