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交通学院 / 正文

智汇齐鲁·博创未来——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举办首期“齐鲁菁英荟”博士创新论坛暨山东大学全国“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

来源: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 作者:刘雅琼 苏楠 摄影:齐鲁医院神经外科 时间:2025-09-23 点击数:


9月5日,智汇齐鲁·博创未来——齐鲁医院首期“齐鲁菁英荟”博士创新论坛暨山东大学全国“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高弟,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连雪洪出席活动并致辞。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德州医院院长王东海进行总结讲话。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等医学院校的专家和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论坛。

高弟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领域的育人理念与体系建设,强调本届论坛通过“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与“齐鲁菁英荟”联合举办,形成强强联合之势,对深化医学研究生培养、拓宽学术交流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校际协同,共同促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连雪洪立足“院院合一”背景,介绍了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聚焦“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医学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和创立“齐鲁菁英荟”的初衷与深远意义,强调医院(学院)将以此品牌为新起点,着力构建开放协同的博士生高层次科研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碰撞,切实助力青年博士成长成才。

主题报告环节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洪韬、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左乔分别围绕科研设计与论文报告规范、临床导向的科研方法与实践、脑血管病MT系列研究的设计与执行等主题进行深入分享,为临床科研工作者开拓了新视野与新思路。

王东海在讲话中指出,各位专家的报告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显著的实践价值,博士生的展示则生动体现了全国顶尖医学青年人才开阔的科研视野与蓬勃的创新潜能。他勉励参会博士生以本次论坛为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始终锚定医学领域的核心需求与前沿方向,在学术深耕与临床探索中持续锤炼本领。

活动各环节分别由医院(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李玉蓉,医院妇儿神党总支书记王新宇,医院(学院)学生党总支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书记凌璐主持。

在博士生学术分享环节,来自“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家医学院校的五位优秀博士生 —— 李安琪、陈舟、江宇、高梓杰、薛志伟,依次分享了各自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历程、实践感悟与成长心得。左乔、中南大学脑血管病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正、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剑、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研究员陈安静作为点评专家,与现场参会者围绕研究设计、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共同主办,由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和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学生党总支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承办。此次活动是医院(学院)推进“党建+学业”育人新模式、深化师生支部共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作为山东大学“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后首次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有益尝试。未来,医院(学院)将持续打造“齐鲁菁英汇”品牌,积极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培育未来医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徐黎明 刘希哲


下一条:赓续奋进 擘画新篇 |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