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两点半,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齐鲁交通学院承办的第62期(总第984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于兴隆山校区实验楼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门燕青博士做客此次讲坛,讲述的主题为“济南轨道交通盾构机智能化实施进展”。本次讲坛由齐鲁交通学院王旌副教授主持。
围绕“济南轨道交通盾构机智能化实施进展”这一主题,门博士首先介绍了当前自己研究课题的发展现状与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济南市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铁施工难度很大,门博士指出了智能化盾构机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依托于5G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的智能化新应用的实施进展。门博士指出,计算机领域与通信领域的进展应被积极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施工,并且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来实现深层次的学科交叉,这有助于隧道施工的顺利掘进和灾害预防。其中,门博士重点与大家分享了一种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建模的方式模拟了一个城市的三维地下图像,掌握了有效的地理和水文信息,可以实现地铁隧道的漫游模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后,门博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了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包括职场上一些问题的成熟处理方法和应遵守的一些原则,参会的研究生受益匪浅。
最后,门博士与参与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与研究成果为大家提出了指导型的意见。
门燕青,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山东轨道交通学会(筹)秘书长,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坝道工程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理事。长期从事盾构隧道施工力学行为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负责集团科技创新工作,具有较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博士后创新项目1项、省交通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市创新团队项目等2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地方标准4项,申报并获批专利20余项、省市级优秀工法5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济南市优秀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济南市科协学会企事业科协先进个人等奖项。此外,先后组织申报并获批了省科技厅等纵向科技项目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