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正文

哲社学院举办第六期“思想者”创新论坛

作者:ygb 时间:2015-12-23 点击数:


    1222日下午2点,在知新楼1421成功举办了第六期“思想者”创新论坛,本期论坛的主讲人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刘晓春,论坛的主持人是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张洪英。

   刘晓春谈对于如何运用实证主义视角、批判主义视角和诠释视角来解释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方面,为什么要讨论方法论?首先刘晓春说道,因为这个问题关乎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一个问题有多种理解视角与解释方法,但是并非社工怎么说怎么做就是对的;而是意味着社会工作必须以科学界达成的共识来理解社会现象和介入的社会取向。其次,方法论影响实践。刘晓春连续提出了8个问题对于不同范式对于不同问题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本体论、人性的本质、解释现象、事实与材料以及社会实践。

第二部分,社会工作方法论与方法。刘晓春分别就社会工作的实务和主要理论这几个方面对实证范式、批判范式和诠释范式进行了比较。在讲解过程当中,刘晓春强调实证范式主要强调专业的技术和手段,批判范式主要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而诠释范式强调共情和德行。

第三部分,刘晓春分别讲解了三种范式的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模式。在实证范式下,社工的行为具有工具性,其实证的范式没有实务知识。在批判范式视角下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都集中在个人身上,批判范式想达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刘晓春就批判范式视角下到底是社工还是案主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诠释范式视角下,社工其实是一个具备理论,价值伦理,工作方法和目的技术的人才,同时具备这几者,才能进入社区,服务居民。另外,刘晓春说道,社工助人同时也在自主,社工是一个解困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困者,社工作困难遭逢的主体。她以美善生活为想象的社会工作实践四个层次,进行阐述和分析。报告最后,刘教授表示,生命如何,犹如一段逆向的旅程,一个挣扎的故事,一个反差的存在。

 

嘉宾介绍:刘晓春教授,曾任教于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及台湾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学研究所,在台湾有二十五年以上的社工教学、前线实务和督导经验,目前担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以及台湾和中国社工组织和公益组织的督导。研究领域聚焦在社工实践方法、实践理论与社工德行等议题,相关论文见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实践领域聚焦于移民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及政府社工,近年致力于培力第一线社工透过行动反思,发展自己的实践模式和实践知识。学术专长有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整合、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社会工作督导、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移民社会工作实践、家庭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等。

上一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
下一条:哲社学院举办第42期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