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18时30分,著名画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张友宪先生做客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620室开展了一场题为“近四十年中国画观澜”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持、艺术学院李晓峰教授评议,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杜泽逊对张友宪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在绘画领域的相关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杜泽逊认为此次讲座意义非凡,希望在座师生认真聆听,从中得到启发。
张友宪首先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画近四十年来沧桑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中国画的现代性以及写意与工笔的对照详细梳理了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张友宪以刘海粟、徐悲鸿、傅抱石等人为例,分析了“二十世纪中国画之波澜”,并通过刘海粟先生的复出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三所著名美术学院的中国画创作,阐发了对“四十年中国画之观澜”的独到见解。其中,张友宪特别谈到南京艺术学院与山东大学之间的历史渊源,认为南京艺术学院有三分之一承载着山东大学的血脉。最后,张友宪一方面对艺术市场影响下中国画真价值降低及沦丧的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提出了傅抱石、李可染和刘海粟对国画革新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画近四十年来拓宽了题材与材料,面貌多样,讲求个性,追求形式感,形成了愈加繁荣的局面。
讲座结尾,李晓峰对本场讲座进行评议,认为张友宪作为四十年中国画的亲历者,生动细致地展现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脉络,高度赞扬了张友宪在绘画、书法等方面的艺术造诣,呼吁在座师生重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向张友宪和文院先贤们学习。
张友宪,著名画家,中国画评论家,擅长国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