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导师育人能力建设,构建和谐导学关系,赋能医学人才培养,3月11日下午,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举办导学思政“下午茶”——导师育人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期)活动,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范蕊教授作专题培训报告。医院(学院)副院长秦莹莹出席活动并作总结讲话。医院副院长、骨科常务副主任刘新宇主持活动。学生工作处处长李玉蓉、教育处处长吕明、骨科各专业主任、副主任、导师代表、学生工作处全体成员、研究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

范蕊教授结合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以“理解与对话:洞察学生独特特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题展开报告。她以“理解、相处、构建、照护”为关键词,深入剖析了当代青年学生群体代际特征与独特的成长背景,系统讲授了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法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策略,强调临床医学导师要精准把握当代医学生思维特质与心理需求,给予学生全周期、多维度心理健康支持,通过有温度的教育和个性化关怀唤醒学生成长内生动力,推动构建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呼吁导师加强自我关怀、维护身心健康,在育人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在互动环节,师生之间通过情景模拟展开对话,互相交流临床、科研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虑与困惑,在新的场域中加强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熟悉度和信任感,形成了更强有力的情感链接。
刘新宇在主持中强调,新时代医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心理压力和独特的挑战,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学生特点构建和谐互信的导学关系,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秦莹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临床科室和研究生导师责无旁贷的职责,要坚持高标准培养与强支持保障并重,以高水平学术引领和全链条资源支持双向赋能学生发展;要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和身心健康,履行专业领航者与成长引路人的双重使命,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教学,构建师生共进的发展共同体。
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学思政下午茶”活动是学校为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计划,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的思政育人品牌。本期活动为2025年第1期(总第127期),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第一临床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