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学院 / 正文

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访会(第三期)

来源:管理学院 作者:文|田昊博 李晋君 翟艺霏 韩若怡 邱雅宁 王钰 图|田昊博 李晋君 翟艺霏 时间:2024-12-13 点击数:


12月3日,管理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访会(第三期)。本次活动采访了2022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田昊博、2022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晋君、2022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翟艺霏。

一、田昊博: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田昊博,师从门成昊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在读期间,他共完成七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文章在FT50/ABS4*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第二轮返修阶段,两篇文章被AOM会议收录,多篇文章被AAOM会议、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收录。此外,他还参与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他曾获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硕士新生一等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谢硕文奖学金、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与荣誉。

刚入学时,田昊博便向门成昊老师表明了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并自此踏上学术探索之路。在研究生的三年里,田昊博得到了门成昊、刘冰、刘光建、屠羽和林伟鹏等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他深感受益良多。

田昊博的本科专业是工商管理,所学专业课涉及诸多方向,进入硕士阶段,他选择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这一学科“在科学中寻找奇趣,在奇趣中尽显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他。同时,他也深知科研之路并非坦途,高峰与低谷的交错构成了这条路上的独特风景。面对挑战,他从查单词开始攻克难懂的外文期刊,从仿写顶级期刊文章学习初稿写作,从B站视频讲解中理解复杂数据,从反复修改格式应对投稿被拒……万事开头难,但他始终铭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一箴言,他认为大多数工作都适用这一道理,多加练习,便能迅速掌握。

 

导师的支持与指导,团队的合作与帮助是田昊博科研之路的珍宝。硕士期间,他参加了许多学术会议,近到家门口的济南,远到大洋彼岸的芝加哥。这些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都离不开门老师的托举,他说门老师是他勇往直前的最大底气。

同样,“门家小院”的每一位成员都无比的认真与负责。每一个他和她,把师门情谊紧紧包裹。疲倦时迎难而上,泄气时互相鼓励,大家通过彼此间深厚的师门情谊紧密相连,他很感谢大家让“门家小院”充满了温暖。

 


二、李晋君:朝乾夕惕,功不唐捐

 

李晋君,师从王益民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生存与成长等。研究生期间,他曾任山东大学校研究生会学术交流中心副部长、山东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师生宣讲团成员等。此外,他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PDW与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24 Annual Meeting并作报告。他曾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干部奖、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研究生3X3篮球校园篮球赛亚军、山东大学第二十届“导学思政”研究生篮球赛季军等奖项与荣誉。

在入学之前,李晋君便对国际商务与战略管理怀有浓厚兴趣。他认为能够加入全球商务与战略团队,是他学术生涯的一大幸事。从零开始的学习之路挑战重重,深入科研的过程更是艰辛且饱含孤独。幸运的是,李晋君得到了导师、团队老师及同学们的鼎力支持与鼓励,使他在跌倒后依然能够勇敢前行。每一篇启发性的文献都值得他反复琢磨,每一次思考都能深化他对问题的理解。在此,他有一句话想与大家共勉:“No Excuse, Just Produce”。一旦确立目标,便应毫不犹豫地行动,摒弃拖延与借口,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过程中的积累与成长同样具有非凡价值。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李晋君逐渐认识到,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所学知识往往无法即刻显现其最大价值,唯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深度思考,才能逐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他也愈加明白,学习也要劳逸结合。通过适时释放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偶尔放空自己,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术道路上,李晋君特别感谢他的导师王益民老师。王老师总是以精准独到的视角点拨他的困惑,用鼓励与建议帮助他明确前进的方向。团队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中肯点评,使李晋君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他在此特别感谢武常岐、徐月华、田晓聪和肖书锋等多位老师。

同时,李晋君也非常感激团队中师兄师姐的支持。科研中,他们耐心分享经验;生活中,他们如同家人般关心与支持他,让他时刻感受到团队的温暖与力量。

 


三、翟艺霏:芳华待灼,砥砺深耕

 

翟艺霏,师从李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项目管理和面向项目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在读期间,她在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期刊发表SSCI论文一篇,累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四项。此外,她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并赴牛津大学与厦门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学。她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硕士生新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和管理学院谢硕文奖学金等奖项与荣誉。

翟艺霏的专业是项目管理,项目通常被认为是临时且独特的工作,但参与项目的组织通常是长期存在的实体。这种对临时性框架内常设组织的依赖,赋予了项目管理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独特且重要的地位,这也由此激发了翟艺霏对项目管理的浓厚兴趣,并促使她不断深入探索。

翟艺霏的科研经历让她明白,“行动起来、关注过程”至关重要。初涉科研时,她曾因畏难情绪而焦虑迷茫。后来她逐渐意识到,最大的困难往往源于想象,Actions Drive Out Thoughts!做研究是在行动中不断积累、修正和迭代的过程,只有将想法付诸笔端,才能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在脑海中反复否定,犹豫不前。面对困难任务,不妨调整心态,以完成为目标,适当降低对结果的“期望值”,把困难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在完成每个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在研究生阶段,翟艺霏深刻体会到与导师的沟通交流是学术成长的重要一环。起初,翟艺霏因为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不敢主动联系导师。然而,她的导师李盈老师会对她在研究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夸奖和鼓励,这逐渐增强了她的信心和底气。翟艺霏也渐渐认识到交流和讨论的重要性,每当科研中遇到难题,她都会主动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展,并详细讨论遇到的困难。每一次的交流都让她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责任编辑:徐黎明 陈俊琛

上一条: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
下一条: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