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研星航・新锋志”是管理学院推出的“管研星航工程”系列品牌之一,旨在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通过发掘学术研究、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优秀研究生,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专栏全新升级,聚焦榜样们在研究生阶段的真实科研故事与成长体悟,以贴近生活的叙事展现研究生的立体形象,让大家从了解一个名字、一项成绩到认识一个有思想、有故事、有温度、有困惑的鲜活的个体,为同学们提供可感可学的成长参照。
在学术探索的征途上,总有一群敢闯敢试的“探索者”。她们以好奇为帆,以毅力为桨,在未知领域中探寻真理,在跨界实践中突破边界。本期“新锋志”以“探索者”为主题,邀请获得2025年度国家奖学金的三位优秀研究生分享逐梦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她们的探索历程,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4级企业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 阴晓雪
师从:陈志军教授

把4399全部华容道小游戏玩通关的天蝎座INTJ/INTP
“松柏之志,经霜弥茂”
她的累累硕果
1.【论文】阴晓雪, 陈志军, 王琳. (2025). 《组织印记的动态演变机制:基于济钢的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科学决策.(CSSCI)
2.【科研竞赛】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第四位
3.【科研竞赛】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银奖,第二位
4.【个人比赛】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省级金奖,第一位
5.【荣誉称号】2024年度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第十六届山东大学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
她的研究:传统企业转型破局的“焕新路线图”
研究从济钢集团“炼钢”到“无钢”的转型出发,深入剖析了组织印记(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在某个历史敏感期形成的一种能持续发挥作用的思维或行为模式)是如何在外部巨变冲击下发生动态演变的。研究主要探讨并揭示了组织印记演变的内在机制,包括旧印记如何被沉眠或唤醒、新印记如何萌芽并被接纳,最终如何重塑企业全新的身份和核心能力。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组织变革提供了历史资源视角的抓手,更重要的是,为众多面临同样生存危机的传统企业描绘了一幅可供借鉴的、从破旧到立新的路线图,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科研武器库”大公开
1. 【科研助推器】师门同心,聚力前行
科研路上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导师团队与师门同仁的无私扶持。陈志军老师“把方向、管大局”,为她奠定了研究的坚实基石。在具体执行层面,王琳老师给予她“定方法、保落实”的细致指导。这条路上,她同样深深感激师门的师兄师姐们,他们不吝时间、倾囊相授。还有与她并肩作战的同门嘉和,两人彼此支持、相互砥砺。师门间真挚的情谊,成为她研究生生涯中格外珍贵的收获。
2.【情绪避风港】多元生活,滋养心境
她是一个很少感到焦虑的人,这份平静并非天赋,而是源于构建了丰富的生活支点。读研之后,她爱上了评茶、做饭、烘焙、插花、维修家电、读历史书等诸多看似“不务正业”的事,但是,这些事的意义却无比重大。以做饭为例,这件事能给她带来深深的满足感:其一,做饭有明确方法,想做的菜品都能找到教程;其二,做完便可享用,能收获确定性结果;其三,遵循教程便能做出可口的饭菜,稳健性高;其四,做饭无需刻意寻找创新点。这种在确定性与获得感中完成的创造,能高效修复她的情绪。
2023级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欣怡
师从:李盈副教授

一个行走的“E人日程表”
“当你拒绝DDL生活,将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的荣耀勋章
1.【论文】Li Y, Sun T, Han R, Zhang X (2025). 《Influence of contractual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o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JCR Q1)
2.【论文】Zhang, X. (2025). 《The impact of digital capabilitie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n project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ve behavior》.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JCR Q3)
3.【科研竞赛】“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第二位
4.【科研竞赛】山东省第五届工业工程案例大赛,省级一等奖,第二位
5.【科研竞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省级三等奖,第三位
她的研究:通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寻宝图”
她的研究主要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在工程项目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实施GSCM实践能同时提升环境与组织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在治理机制上,相较于依赖条款细化的合同治理,建立在信任与承诺基础上的关系治理对GSCM实践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此外,关系治理还能有效强化合同治理的最终效果。这表明,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与供应链伙伴构建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比单纯依靠合同约束更为有效。

该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了以下核心建议: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打破传统单一环节的环保实践,转向覆盖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链条的协同努力。在治理机制上,需构建“刚柔并济”的治理体系,既要通过正式合同确立合作基础与权责框架,更要重视培育以信任互惠为核心的关系治理。后者能有效弥补合同的刚性不足,并在处理绿色实践中的不确定性时发挥关键作用,最终推动供应链伙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科研武器库”大公开
1. 【任务启动仪】“10%启动法”
面对庞大任务时,人的本能容易产生抗拒。她的方法是:告诉自己“只做10分钟”或“只完成10%”。例如,撰写论文初稿感到困难时,她会承诺自己“只写100字”或“只整理一条参考文献”。这个极低的启动门槛让人更容易开始,而一旦进入状态,思维便自然被激活,常常能持续投入,完成远超预期的进度。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决策从“做不做”转变为“开始一个怎样微小的行动”,从而巧妙绕过心理阻力。
2. 【心态稳定器】科研能量歌单
作为一名深度音乐爱好者,她习惯用听歌来开启每天的科研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任务,她会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在做阅读文献或撰写论文等需要高度专注的文字工作时,她倾向于选择节奏舒缓的轻音乐,以避免干扰思考过程;面对数据分析这类容易令人“头大”的任务时,节奏感强烈的摇滚或说唱音乐则成为她提振精神、保持节奏的利器;而在处理琐碎或机械性工作时,放松的R&B或民谣又能为枯燥的流程注入一丝轻松与惬意。她认为,音乐不仅能有效调节情绪,更能提升工作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让漫长的科研之旅变得生动而有趣。
2024级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驰
师从:谢磊副教授

临界点的观察者
“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也”
她的研途捷报
1.【论文】Xie L, Zhang C, Hou P, Zhang S. (2024). 《The interaction of CM’s encroachment time and OEM’s outsourcing strategy when considering the cost-learning effect》.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ABS3/JCR Q2)
2.【论文】侯棚文, 张驰, 王君. (2025). 《跨境电商平台赋能中国品牌制造商出海——基于需求信息共享的视角》,管理评论,已录用待发表.(CSSCI,北核)
3.【论文】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数字经济时代的综合评价与智能决策”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她的研究:供应链渠道运营与信息共享的“策略探索图”
她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全球供应链中的渠道运营策略与信息共享策略。首先,研究考虑了生产外包中的成本学习效应,通过构建两周期博弈模型分析了合同制造商的市场侵入时机问题,并探讨了具有成本学习能力的合同制造商(CM)是否以及何时会推出自有品牌产品进入市场,及其对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外包策略的影响。其次,她的研究也关注了中国品牌制造商出海时所面临的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平台侧出发,研究跨境电商平台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如何赋能中国品牌制造商出海,并提升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她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一,将“成本—信息—策略”放在统一框架下分析,贴合当前制造业与平台经济融合的发展形势;其二,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可为平台设计信息共享机制、合同制造商选择自营路径提供量化依据和决策参考。
“科研武器库”大公开
1. 【任务拆分法】先简后繁突破
科研学习中,学会拆分任务,先简后繁,进入心流状态来逐个突破。
2. 【文献学习术】纵横结合开展
文献学习中,学会横向纵向相结合、寻找边界点,以下整理思路可供大家借鉴:(a)横向:就某个关键问题,其他学者如何融入其他研究新因素,形成新问题;(b)纵向:就某个经典问题,按照发表时间或互相引用情况等,整理该问题的发展脉络,寻找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