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下午2:30,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的第38期(总第960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知新楼A座2116报告厅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事与史”的学术报告,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坛。
杨国荣教授首先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为导入,介绍了“事”与“史”的关系,即“事”以成“史”,历史是由人所做之事构成的。接着杨教授系统地分析了“事”“史”与“理”“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他阐明“势”是“事”的发展趋向和综合背景,“理”是“势”中包含的必然法则;认为“事”受制于“势”,也反作用于“势”,“史”亦离不开“势”;且“势”和“理”为扬弃“事”和“史”的任意性而使之具有现实的形态提供了本体论的前提。最后,杨教授总结了“事”的变迁与“史”的走向,即“事”有目的,“史”有方向,“事”无止境,故“史”无终结。人类的历史发展在总体上表现为基于所作之“事”而不断走向自由之境。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杨教授详细、耐心地解答了在场听众提出的问题。李平生对本次讲坛做出了专业且精彩的总结和点评,他认为,杨教授的本次报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运用哲学思维对历史事实和现象进行探讨,突破了学科壁垒,展示了史学家的功底、哲学家的思辨和文学家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哲学和历史方面的探寻之旅、收获之旅。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