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院 / 正文

文学院举办“文心启航”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系列活动

来源:文学院 作者:文/艾紫云、窦宇 图/文宣 时间:2025-11-11 点击数:


为助力2025级研究生新生顺利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换,适应学术研究环境、构建系统学术思维、明确发展方向,文学院于10月14日至11月6日集中举办了“文心启航”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系列活动。本次活动覆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文创意写作等八个专业方向,邀请数十位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及行业专家担任主讲嘉宾,与新生展开深度交流,构建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学术指导平台。

系列活动分为“师者领航”与“学海问道”两大板块,形成“经验分享+精准答疑”的高效互动模式。在“师者领航”环节中,各领域专家结合自身治学经历,围绕学科发展、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与职业规划等维度倾囊相授。

在学科认知方面,专家们系统梳理了各专业的历史脉络、学术传统与前沿动态,帮助新生构建清晰的学科图景。韩清玉教授回顾了文艺美学学科的深厚积淀;岳立静教授深入解析了汉语言文字学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优势;李开军教授则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有效增强了新生的专业认同与学术自信

在学术方法指导上,多位教师分享了学术科研技巧。杜泽逊教授鼓励学生在参与学术项目中探求真知;罗贻荣教授提出“切口小、挖掘深”的选题原则,强调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的重要性;叶杨曦副教授提醒学生恪守学术诚信,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刘占召教授则详细讲解了学术规范与论文发表的关键环节,为科研实践保驾护航。

在职业规划环节,专家们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提供了务实建议。陈硕副教授分享了学术时间规划与职业发展策略,史建国教授鼓励拓展跨学科技能、开辟“第二赛道”,《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博士则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析能力素养要求,助力新生统筹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

在“学海问道”环节中,同学们围绕论文选题、材料搜集、跨学科研究及就业方向等问题积极提问,教师一一细致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维碰撞活跃。辅导员张洪刚全程参与,强调学术训练前置化的重要性,建议新生合理规划科研进度、积极探索个人发展方向,并表示学院将持续提供全方位支持。

文学院院长黄发有教授高度评价本次活动,称之为“立意深远,恰逢其时”。他指出,“文心启航”工坊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学生搭建了高起点的学术训练平台,在学术起步阶段便播下“兴趣、规范、思考、热忱”的种子,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创新。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萌认为,教授们以平等求真之态与学生展开对话,使本次活动超越传统学术指导,成为一场“充满智慧与思辨的思政大课”,为同学们在学术启蒙与生涯规划方面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为文学院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此次“文心启航”系列活动不仅搭建了新生与资深学者、研究生导师面对面交流的优质平台,也传递了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与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热情与创新动力,增强了专业认同与集体凝聚力,为研究生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文学院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学术能力提升活动,助力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徐黎明 刘希哲

上一条:文学院举办“纸鸢传文韵...
下一条:文学院举办首场“问学津...